相關文章
Related Articles詳細介紹
物種相似性:小鼠與人類共享80%以上基因和哺乳動物生理特征,能模擬多種人類疾病病理過程。
可控性:可精確控制感染劑量、途徑及時間點,排除人群研究中難以控制的混雜因素(如既往感染史、免疫狀態)。
倫理可行性:解決人體實驗限制,允許侵入性操作(如組織取樣)和致病機制研究。
遺傳可編輯性:通過基因工程構建人源化或免疫缺陷模型,突破物種屏障。
類型 | 代表病原體 | 建模特點 |
---|---|---|
病毒模型 | SARS-CoV-2、流感病毒、登革病毒(DENV) | 需克服受體限制(如hACE2轉基因) |
細菌模型 | 金黃色pu萄球菌、肺炎鏈球菌,結核fen枝桿菌 | 局部感染(皮膚/肺)或全身感染(腹腔注射) |
寄生蟲模型 | 腦炎球蟲、螺旋體 | 自然感染或免疫抑制誘導 |
天然易感模型:如BALB/c小鼠對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易感,C57BL/6對幽門螺桿菌易感。
基因工程模型:
轉基因:hACE2小鼠、乙肝病毒轉基因鼠。
基因敲除:I型干擾素受體缺陷鼠(A129/AG129)用于黃病毒研究。
人源化模型:移植人肝細胞或免疫細胞(如HIV研究)。
基因多樣性模型:協作交叉(CC)小鼠群,模擬人群遺傳異質性。
品系選擇:
免疫功能正常品系(C57BL/6用于細菌性膿胸)。
免疫缺陷品系(NPG鼠用于HIV人源化模型)。
感染途徑:
呼吸道:鼻腔滴注/氣溶膠吸入(流感病毒)。
消化道:口服灌服(幽門螺桿菌)。
神經系統:顱內注射(繞過血腦屏障)。
全身性:腹腔/靜脈注射(膿毒癥模型)。
劑量與時間:高濃度多次攻擊提高Hp定植率;劑量依賴性發病(乙腦病毒)。
環境控制:SPF級飼養避免交叉感染,穩定溫濕度。
感染成功標志:病毒載量(PCR)、病理損傷(如肺炎癥浸潤)、免疫標志物(細胞因子水平)。
臨床相關性:癥狀匹配度。
抗菌肽開發:新型抗菌肽在肺炎鏈球菌感染BALB/c模型中提高存活率60%。
抗病du藥物:瑞德西韋抑制SARS-CoV-2在轉基因小鼠肺內復制。
免疫調節劑:miR-27a antagomir通過調控自噬增強結核fen枝桿菌清除。
流感疫苗:BALB/c小鼠攻毒后中和抗體提升8倍,病毒載量顯著降低。
乙腦疫苗:A129免疫缺陷模型實現安全有效的疫苗毒株評價。
口蹄疫疫苗:干擾素受體缺失小鼠模型填補小動物模型空白。
HIV治療:人源化小鼠證明HAART療法降低整合前病毒DNA水平。
慢性感染:慶大mei素局部給藥可減少綠膿桿菌膿腫,但無法完quan清除。
產品咨詢